7月13日,山西省生态环境厅透露,今年上半年,山西省的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下降,生态环境管理系统而国考断面中优良水质断面同比上升,显示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态势.
今年以来,山西省生态环境部门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,以精准、科学、依法治污为方针,以推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为关键,统筹产业结构调整、污染治理、生态保护以及应对气候变化,协同推进降碳、减污、扩绿和增长,不断深入开展污染防治工作,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.
数据显示,今年1月至6月,山西省的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为4.70,同比下降2.1%,在京津冀及周边省市中排名第一. 六项污染物的平均浓度“四降一平一升”,其中PM2.5平均浓度为41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2.4%;SO₂平均浓度为12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7.7%;NO₂平均浓度为30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6.2%;O₃平均浓度为166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5.1%;CO平均浓度为1.4毫克/立方米,同比持平;PM10平均浓度为82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上升3.8%。
在全省的94个国考断面中,优良水质(Ⅰ~Ⅲ类)的断面达到81个,占比86.2%,同比上升8.8个百分点(增加9个断面);而无Ⅴ类及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同比下降1.1个百分点(减少1个断面)。
下一步,山西省将继续加强“一泓清水入黄河”工程的实施,扎实开展黄河干流流经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行动,确保水质稳步提升;同时,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,推动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;还将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监管工作,坚持铁腕治污,强化督察执法的统筹、督察与日常监察的统筹,以及督察与业务监管的统筹,形成政府、企业和监管部门的合力,生态环境管理系统为美丽山西贡献力量.
原标题:今年前半年,我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.